「我們家,尤其是我爸跟我哥特別喜歡吃蕎麥。我本身是從事種植蔬菜類作物的兼業農家,但我哥極力央求我说:『我想製作手工蕎麥麵,希望你能幫我製造材料用的蕎麥粉。』我才開始製作蕎麥。約莫那是2005年的事了。」
一向追求完美的星先生立即投身於製作蕎麥的工作,後來不單栽種蕎麥,還生產起了蕎麥粉。
星先生所生產的蕎麥名為「會津香」,是由福島縣所開發出的獨家品種。蕎麥栽種面積位居全國第五(令和三年產),並且是國內屈指可數蕎麥產地的福島縣,原本就擁有十多個本地品種。福島縣為了將蕎麥品牌化,而從在來品種中反覆進行個體篩選及系統篩選出的(未經人工配種所孕育出的品種)正是「會津香」。「不愧是從激戰中勝出的最佳品種。易於栽種、採收量多、從蕎麥粉製成蕎麥麵時很好操作、味道及香氣非常棒,可以說是具備了各種優點。」星先生讚不絕口地說道。
星先生用牛糞、闊葉樹樹皮、牡蠣殼等混合製成肥料來滋養土壤,他對這項作業也不馬虎,為了就是要生產出好吃的蕎麥。每年8月下旬~9月上旬的採收時期,蕎麥花開滿整片農田。星先生會將變黑後收穫的蕎麥籽用乾燥機慢慢乾燥兩天以上。因為乾燥太快的話,風味會揮發掉。然後會將乾燥過的蕎麥籽(玄蕎麥)放入保冷庫中,要用時再取出少量製成粉,這樣就每次都能吃到現磨現做的蕎麥麵。
製作蕎麥粉的步驟依序為:「刷除」(用刷子除掉附在蕎麥表面上的異物)、「除石」(如字面意思,去除砂石)、「篩選」(依大小分為四類)、「脱皮」、「石臼碾磨」。星先生會很謹慎地進行這每項步驟。「沒仔細做好每個步驟的話,溫度會變得過高而讓成分劣化、讓水份過度蒸發,導致無法製作出好的蕎麥粉來。」星先生如是說。這可說是個極其費心力的工作。
建議星先生改種蕎麥的哥哥後來因為太喜歡蕎麥而開始親手製作蕎麥麵,星先生改種蕎麥的兩三年後,哥哥辭掉工作而且就在當地的會津田島站前開起了蕎麥麵店。到現在星先生都還記得,麵店用的是他製作的蕎麥粉的哥哥曾對他說過:「你做的蕎麥粉味道可真是棒極了。」。他感慨地說:「已經過世的老爸也很愛吃蕎麥麵,真想讓他嚐嚐呢。」。
星先生也跟哥哥學做手工蕎麥麵,兩年後居然自己也在那須鹽原開了間蕎麥麵店,提供自己親手製作的蕎麥麵。
「同時種植蕎麥與經營蕎麥麵店,說真的常常都覺得『好累喔』。」星先生說。做得那麼辛苦,為什麼還想繼續做下去呢? 「可能是憑著傲骨精神跟熱忱吧(笑)。我一心一意地只想做出好吃的蕎麥。無非就是想看到客人們心滿意足的表情。蕎麥就是我的『生存意義』,是什麼也不可取代的。」
「蕎麥就是我的生存意義」的另一位主人公,那就是美島蕎麥王國協議會會長菅野伸是先生。
「啊,那個人我可記得很清楚呢。是個很爽朗的好人呢。雖當巡警卻迷上了製作手工蕎麥麵而且還很快就上手,一下子技術就高超到讓手工蕎麥麵達人也為之驚訝。」說這些話的是位於喜多方市山都町宮古地區的古早味蕎麥麵店主。「好懷念啊。真想再見見他呢。」他回想說。
現在身為推廣、普及、促進蕎麥魅力以及振興地方的策劃人竭力進行活動的菅野先生。他自己本身榮獲(一社)全麵協第五段(最高段位)得到權威認可的手工蕎麥麵名人。
在相馬郡新地町長大的菅野先生曾是福島縣警的警官,1996年正值他四十歲尾聲時被派到會津地方的喜多警署山都駐在所任職。雖居住在福島縣,但對長期以來任職於氣候溫暖有東北夏威夷美稱的地區的菅野先生來說,這積雪多高達三公尺的會津地方超乎了他的想像。他還曾向同事吐露說真的很不想去,乾脆把警察這份工作辭掉好了。同事反而都勸他說:「別說喪氣話,那兒可是有飯豐山鎮座還能擁抱大自然的好地方」、「蕎麥麵也很好吃呢」,所以他想了想「與其就著麼把工作給辭了,還不如去看看再說。」沒想到這一去竟成了改變他人生的一大轉機。